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平台,币安交易所,HTX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Kraken交易所,交易所权威推荐,全球交易所排名,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什么提示风险的背后,是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带着颠覆传统金融体系的光环迅速进入到大众视野后,犯罪分子冒用数字货币的概念或利用其特性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从“每日1%收益”的鑫慷嘉智商税收割,到吸收2.86亿余枚USDT(泰达币,稳定币的一种)的“WO token”骗局,这些违法行为都披着稳定币的外衣,且精准利用稳定币的特性行骗:价格稳定性为高收益骗局披上可信外衣,跨境流通性规避传统银行监管,链上交易的匿名性则大大增加了资金追踪难度。
尽管从2025年4月开始,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就发布警示,称在中国未设立任何合作伙伴关系,任何声称与DGCX有联系的实体或个人均未获官方授权。随后,宜宾市珙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湖南省委金融办、湖南桃江县公安局也在2025年4月至7月间先后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该平台疑似盗用DGCX名义,通过虚拟币交易和多层级 “拉人头”分利模式开展业务,存在较大非法集资风险。但这些预警未能阻止投资者的脚步,直至6月25日平台限制提现,投资者才幡然醒悟。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典型的庞氏骗局——鑫慷嘉平台,其核心套路正是以USDT为交易媒介和幌子:该平台宣传的“每日1%收益”,换算成年化收益率竟高达365%。为了让骗局更可信,这个宣称与中东最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平台DGCX(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合作的“理财平台”还谎称“与中石油达成战略协议”。需要明确的是,线%准备金监管,而在这一骗局中,USDT仅仅被当作资金池转移的工具,最终资金都流入了不法分子的口袋。
无独有偶,WO token案的套路也如出一辙。该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在我国境内传播,但无实际经营活动,主打“提供数字货币升值服务”,对外宣称进行高频量化交易套利。其欺骗用户只需在钱包上购买相应“Token”并锁仓一段时间,就能获得每月20%左右的收益。而所谓的数字货币升值项目,实际上完全依赖于USDT等主流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进行包装。不仅如此,该平台还采用传销模式,诱导用户拉新人进入项目,不同级别所获得的收益也各不相同,以此不断扩张骗局规模。
“诈骗即服务”(Scam-as-a-Service)模式兴起,犯罪团伙打造标准化诈骗流程,降低犯罪门槛;AI 技术广泛应用于 “杀猪盘”、情感诈骗、授权钓鱼等场景,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与区块链匿名工具结合,进一步加大资金追踪难度;犯罪分子通过休眠账户、无交易存取款等方式分层转移资金,甚至将稳定币直接与毒品等非法商品交易挂钩 —— 英国“破坏行动” 中,犯罪网络即通过稳定币跨境转移资金,规避传统金融监管完成违禁品交易。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云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结合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国际社会综合来讲,这类案件的执法难点呈现“三维困境”。从法律维度看,我国《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与香港《反洗钱条例》在稳定币定性上存在衔接空白,比如香港认定的“未持牌发行”在内地可能构成非法经营,但证据标准不互通。从技术维度来讲,链上交易记录碎片化分布在以太坊、波场等多链,跨链转移使资金流向切割成“数据孤岛”,中国内地和香港虽各自建成区块链监测系统,但数据接口尚未打通。从执行维度看,则更突出,2025年初某跨境案中,内地警方冻结指令传至香港时,涉案USDT已通过跨链桥转移至菲律宾交易所,耗时长达72小时。
对此,胡云云提出“规则—技术—执行”三位一体破局方案。他认为,在规则层面,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增设稳定币犯罪条款,明确“链上地址权属认定”“储备金挪用追责”等标准。技术上,推动内地“链上天眼”系统与香港金管局“数字资产追踪平台”数据互认,2024年试点期间已实现37笔跨境资金轨迹共享。国际协作可借鉴FATF“旅行规则”的升级版,要求稳定币交易必须附加发送方/接收方身份哈希(记者注:哈希相当于密钥),目前新加坡、瑞士已加入该机制,中国内地和香港正推动东盟国家跟进。